此次國際金融危機波及范圍之廣、影響程度之深、擴散速度之快,超出人們的預料。金融危機對我國能源行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,但也提供了難得的調整機遇。國家發改委副主任、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近日為本報撰寫了《當前能源形勢:“危”中之“機”》的分析文章(全文見本報今日第6版),深入剖析了能源行業所面臨的新形勢、新挑戰以及我國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能源戰略。
張國寶在文章中指出,當前應統籌規劃,化“危”為“機”,變壓力為動力,繼續推動我國能源行業科學發展,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。
張國寶認為,受金融危機影響,中國能源需求下降劇烈。以電力需求為例,2008年10月份單月用電量同比下降3.7%,是自1999年以來首次單月用電量同比下降,而11月份單月用電量同比下降幅度達8.6%。能源需求下降帶來的連鎖反應是價格全面回落,并且這種下降趨勢不斷加快。但他同時指出,金融危機使能源供需矛盾得到緩和,一直繃得很緊的煤、電、油、運矛盾得到很大緩解,為能源行業“休養生息”、解決一些深層次矛盾提供了重要機遇期。
張國寶認為,要加大對“短板型”、“欠賬型”、“調整型”能源基礎設施投入,增強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。要對優化能源結構意義重大、帶動效應明顯的核電項目、風電項目和大型煤炭基地建設,關系全局和戰略安全的煤、電、油、氣跨區域輸送通道建設,石油、天然鈾等戰略物資儲備設施建設,以及農村電網、城市電網和城市油氣配套管網,加大投資力度。同時要繼續加大電力工業“上大壓小”力度;推進煤炭資源整合;積極加快發展核電;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;培育大型能源企業集團。
張國寶還表示,要支持能源企業利用海外能源資源和開拓海外市場。充分利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、經濟衰退和能源市場疲軟的有利時機,加大同能源生產國及周邊國家的能源合作力度。利用國際市場價格大幅回落的時機,增加油氣資源的進口;加強能源資源戰略儲備。鼓勵企業利用閑置的商業庫容,增加石油儲備。還要建立其他戰略能源物資的政府儲備和企業儲備。
張國寶指出,目前電煤價格實際存在著“動力煤市場價格與電煤合同價異步并存”的雙軌制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(CPI)的回落趨勢以及國際大宗能源資源商品價格下行,為進一步完善電煤價格市場形成機制、理順煤電價格關系、改善發電行業經營狀況,提供了可能和空間。 |